目前我们_对脱硫泵的政策是越来越完备。根据2005《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报告》,2004年我国火力发电消耗煤炭9.0亿吨,比上年度发电消耗多出1亿多吨,二氧化硫居世界首位,大量火电厂的装机数量的迅速上涨,_推进了烟气脱硫行业的步伐。
烟气脱硫产业前景非常好,脱硫环境保护产业是一个新型的政策推动型产业,一些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对其发展有深刻的的影响力。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行业作为新型环保产业的关键范围无疑也将受到政策的_影响。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对烟气脱硫市场的有利影响尤其体现在两个角度:1)提升烟气脱硫行业的市场份额;2)加强火电厂进行烟气脱硫的紧迫感和积极性。
发电厂的排污收费从超标收费改为按照总量征收排污费,这使电厂的排污费几乎增加了一番。然而对加装脱硫设备的发电机组,以电价补贴方式给予1.5分/千瓦时的补贴。这对发电企业较为有利,推动了电厂上马脱硫装置的积极性。
_目前而言,电力行业仍会持续高速发展, 2005年的总装机容量将比上年增加6500万千瓦,即装机总量3.9亿千瓦,真实的新建及在建发电容量总的约为公布数字的两倍,几乎13000万千瓦。以一套30万千瓦机组用泵量为1500万计算,仅上马机组一块用泵量将达到30多亿元。同时由于_极力要求全部新、扩建电厂项目_配套上相应的脱硫项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及《_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要求:到2005年,_SO2排放量在2000年基础上削减10%,“两控区” (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削减20%。为实现这一任务和要求,2002年,_环保总局、经贸委、科技部联合发布了《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其中明确规定:“对新建和改建电厂不论燃用煤含硫高低,应在建厂同时安装_烟气脱硫装置,对于已建电厂剩余寿命大于10年的(含10年),应补建烟气脱硫设施……”,火电厂实施烟气脱硫既是法律法规的强制要求,又有相关政策的扶持。
基于我国也签署了《京都议定书》,新老电厂脱硫装置需求将日趋扩大,因此注重发展脱硫泵产品具有丰厚的市场前景和丰富的市场空间。